top of page

接受與承諾治療(ACT)介紹

       在這裡我們提供對接受與承諾治療(ACT)感興趣的實務工作者或社會大眾,能夠初步瞭解這個新興的治療取向,但在瞭解何謂ACT之前,先讓我們從歷史脈絡中瞭解該治療取向如何發展出來…

 

(一) 認知行為治療的簡史
 
跟隨時間的脈絡走,我們可以發現認知行為治療共分為三波:
  1. 第一波:行為主義的盛行(BT)。

  2. 第二波:認知革命和認知行為治療(CBT) 

  3. 第三波:以正念為基礎的治療興起。

       第三波的重點在心理現象的功能與脈絡,其中屬第三波的治療還包栝辯證行為治        療(DBT)、MBCT、行為活化等,其中接受與承諾治療(ACT)有理論(RFT)及哲學(功        能)為基礎。

(二) ACT是什麼?
 

    接受與承諾治療主要分成兩部分,第一部分是「接受」,運用正念、隱喻、練習等方法讓個體能客觀、不帶評價的去了解與痛苦/苦難有關係的想法及感受,且知道如何與這些想法及感受共處。第二部分則是「承諾」,幫助個體找出生活的意義及目標,以及如何朝有意義生活目標的方法。目的在於提升個體生活各方面的功能,能過著更多采多姿、充實及有意義的生活。

    總言之,ACT是……

  1. 一個語言行為及經驗學習模式。

  2. 人類為何會痛苦的新模式。

  3. 提供如何面對痛苦時,能做出最有效的反應模式。

  4. 目的是幫忙人們過生命所需的有意義生活。

(三) ACT的痛苦模式─人類為何痛苦?
 

 

    遠古時代,廟宇是個能獲得神明保佑、苦難減少的地方,但是要達到廟宇都要爬過一段又長又陡的階梯。通過了階梯,你還會看到兩隻面貌猙獰的石獅子。
    我們姑且命名左邊這隻為「經驗逃避(avoidance)」,右邊這隻為「負向認知融合( negative cognitive fusion)」,這是要達到廟宇之前,你要能帶著他們的陰影與你同行,才能到達廟宇的正殿。
    階梯與石獅子都是要達到美好境界要接受的辛苦(痛苦)。ACT就是這段到達廟宇的歷程。
(四)以憂鬱為例─憂鬱與 ACT的關聯性
 
    現在你已經對ACT有初步的認識了,現在我們以一個有「憂鬱情緒的大學生正在準備期
 末考」為例,幫助你釐清上述概念,在應用上能更加靈活。
 
    當這位學生念書遇到困難時,可能會有的信念是:我是個笨蛋、全部都唸不懂。
    在認知行為治療的三波中,又會如何介入?    
  • 認知行為的第一波是行為治療:

           學習理論的古典制約及工具制約是其病理及治療的基礎。憂鬱是個案在社會期許行

       為(工作、人際等)受到懲罰或削弱,而社會不期許的行為(躺床、退縮等)受到增強。治          療方式可能是運用漸進原則,將社會期許的行為(工作、讀書等)切割成小而容易達成的        近程目標,以「後效管理(contingency management)」方式增強個案的行為。也可能

       教導問題解決、人際技巧等策略,增進個案的因應策略。

  • 認知行為的第二波治療重點是基模(信念) :

           經由證據及蘇格拉底式辯證,重新建構信念。讓個案看到他唸懂了哪些、沒唸懂得

       又是那些。進而形成新的信念 「我有些有唸懂,有些沒唸懂」,我不是都唸不懂,我

       也不是笨蛋。

           後效管理及因應策略也會用來改善個案的憂鬱症狀後,重新建構其信念。
 
但是......!相信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,想想看,第二天又唸不懂的時候會如何?
 
  • 認知行為的第三波:
           重點在脈絡(context),ACT更著重於語言的功能脈絡理論(functional
       contextualism),ACT認為個案沒有去聽自己話語中的真正意涵,以至於:
  1. 「沉溺於概念化(負向)自我(attachment to conceptualized (negative) self)」─覺得自己是笨蛋
  2. 「活在過去或未來(inflexible attention)」
  3. 「負向認知融合(fusion)」─唸書全部都念不懂
  4.  「經驗逃避(experiential avoidance)」─乾脆放棄不念
  5. 「順從、融合、逃避的價值觀掌控(dominance of pliance,fused, or avoidant values)」
  6. 「缺乏行動、衝動或無法持續(inaction, impulsivity, or avoidant persistence)」

       (如下圖)

(五) ACT的歷程
 
       因此,「ACT是個使用『接受與正念的歷程』,以及『承諾與行為改變的歷程』讓個案產生較大的心理彈性(flexibility)」(Hayes, Wilson, Stroshl, 1999)。也就是將上圖心理缺乏彈性轉化成有彈性的心理(見下圖)。
(六)參考文獻
       
Ciarrochi, J. V. & Bailey, A. (2008). A CBT practitioner’s guide to ACT. Oakland, CA: New Harbinger.
 
bottom of page